top of page
搜尋

隔閡來自哪裡呢?

ree

來聊一個很工作或是家庭很容易遇到的狀況。

職場或是家庭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,

上司聽不到下屬的心聲,下屬不能理解上司的難處。

爸媽聽不到孩子的心聲,孩子不能回應爸媽的期待。


真的是因為這樣的關係限制住了你我嗎?

有所謂的同頻率這件事嗎?

人總是有喜好與偏愛的對吧?

假設我們心中有一把尺,

那這把尺會不會因人而異的放大或縮小呢?

你覺得對方不會感受到嗎?


日常一點的舉例就是紗網,

有時候空隙太大,或是蚊蟲太小還是會鑽進來的。

那當你補上密度最高的網子時,會不會你連外面的風景都看不到了?

聽到這裡,是不是覺得那到底要怎麼做才好!?


家裡的落地窗紗網通常只佔一部分吧!

玻璃佔大部分,但卻是通透的可以視覺觀看到。

只是我們很注重隔音,所以都會裝氣密窗。


對!

我們就是要調節這部分!

你在心中裝上了氣密窗,所以聽不到聲音。

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玻璃與紗窗各半呢?

這樣既可以看到漂亮的風景~

也可以呼吸道新鮮的空氣,同時阻隔掉一些蚊蟲。


所有感官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

把握住自己心中的尺,定期校正一下就好~


我在補習班工作,

我是走親和路線的老師,

但是從中我得知的訊息是,

爸媽與孩子可能一直以來都不在一個頻率上?

爸媽覺得孩子想要或需要,孩子只覺得他是被迫的。

站在補教老師立場,我覺得不情願地學習效益最差。

真的會勸退學生,直接告訴家長狀況。


這或許也是我的一個問題。

我以前當產品開發工程師時,

很少單獨出差,

但我主要負責部門所有高頻分析及測試,

聽到這裡是不是很奇怪?

怎麼會很少出差?

因為我覺得沒有就沒有,有就有。

但對於公司來說這樣會是失去入門的機會。

只是我看得是未來遇到問題反而要想辦法圓謊。

沒有誰對誰錯,只是立場錯誤。


我也曾經對於家人、主管、朋友嫉妒的包容,

就是心中的尺變寬鬆了太多,

但對自己卻很嚴格檢視,

這樣是很不健康的行為~


所以我決定把心中這把尺的規格縮短校正時間,

不時檢視一下自己,

是不是又太為別人擔憂?

是不是該給自己多點時間?


發現這樣持續一陣子之後情緒慢慢變健康了!


隔閡不是來自年紀、世代、性別,

只是單純頻率有沒有同調~

即便現在同頻,

他也可能只是在免強自己?

或是你也在免強自己?


沒有所謂標準完美的人,

什麼樣的性格都會有人欣賞!

我們就珍惜欣賞的人!

對路過看看的人,說聲謝謝~


:)


Ellen

BR.

 
 
 

留言


©2022 by Ellen's Mind Map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